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普通本科

专业数:8

网址:http://gzy.kmust.edu.cn

电话:0871-65153379 0871-65153408

        本学院有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土地资源管理7个本科专业,其中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矿物加工工程);拥有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资源与环境1个工程博士点,支撑了工程学、地球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和测绘科学与技术1个省级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6个学术硕士学位点和资源与环境领域下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专职教师2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0人,教授57人,副教授71人,博导44人,硕导187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等各类优秀人才91人次。学院拥有“本硕博及留学生”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学生规模为2945人,其中本科生1585人,硕士生1112人,博士生228人,留学生20人。 学院目前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1700余项,总经费逾8.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8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5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24项,出版专著115部,其中教材47部,公开发表论文5547篇。 学院面向我国和世界绿色矿业开发重大需求,坚持“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结合、立德树人与质量提升结合”的办学理念,积极创建世界一流地矿测学科专业。

  • 学制:四年
    理学学士学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二级学科博士点,“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二级学科硕士点。云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学生学风好、四六级通过率高、考研升学率连续多年都在30%以上、就业率高,云南省第五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等级为“B-”。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中澳2+2双向培养试点专业,入选2+2学生可同时获得昆明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的学士学位。202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是云南省唯一具有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的测绘工程专业。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地质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云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2023年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候选专业。1961年开始招生(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2006年获“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获“云南省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获国家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是云南省唯一具有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的地质工程专业。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两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和2018);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1954年开始招生,2006年获“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获“云南省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获云南省特色专业,2014年成为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是云南省唯一具有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采矿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重点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成为西部特色鲜明、基础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本硕博层次齐全的优势学科专业。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国家特色专业,云南省一流建设专业。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196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2014年、2017年连续三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2022年入选云南省一流建设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6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3人,国家级人才5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6个,省级团队8个。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以及全球发展战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形成“本—硕—博—博士后”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十年,为国家培养人才千余人,为企业创造近1000亿的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其中ESI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云南省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省内引领地位突出。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领域,具备完整本-硕-博-博士后培养体系。专业学风扎实,近年来本科深造率超过30%。
  • 学制:4年
    工学学士学位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绿色钛现代产业学院培养)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国家特色专业,云南省一流建设专业。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196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2014年、2017年连续三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2022年入选云南省一流建设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4人,国家级人才5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6个,省级团队8个。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以及全球发展战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形成“本—硕—博—博士后”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十年,为国家培养人才千余人,为企业创造近1000亿的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其中ESI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