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普通本科

专业数:5

网址:https://jdxy.kmust.edu.cn/

电话:0871-65939800  

        本学院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机械工程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评为B,上海软科中国最好机械工程学科前20%,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教授26人,副教授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3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72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席教授1人,获国家优青、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省优青等项目资助4人次;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云岭学者、产业创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省部级人才35人。近5年来,学院承担大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等资助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科研经费超过1.4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8项。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首批国家一流专业、云南省一流特色建设学科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第五轮学科评估B类专业。本专业有包括本科、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博士后等完整的多层次机械工程高级人才培养体系。计划开设“机械工程维德创新班”,本、硕、博一体培养。

    机械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43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云南省级教学团队,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其他省级人才20余人。专业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接轨“一带一路”,服务地方经济,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定位于“工程+智造+服务”,学科交叉明显;注重国际化,与英国卡迪夫等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机器人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当前热门专业之一,系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 机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 任课教师33人,以4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约81.8%教师具有 博士学位,近5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教师中获国家优 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省科技进步奖7人次;教师中获四层次、 五层次等顶尖人才15人。本专业适合深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博士为机械工程学科)。学风优秀、学业成绩突出、学科竞赛参与率100%,学生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优秀行列,升学率近40%。
  •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系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和通信工程等跨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深入贯彻OBE模式,形成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获批云南省新兴本科专业,专注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升级与物理信息系统的“虚实交互”。与烟草、制药、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本土支柱产业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美国橡树岭大数据中心、瑞典布莱金厄、加拿大维多 利亚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学制:4年
    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工程(维德创新班)专业

    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首批国家一流专业、云南省一流特色建设学科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第五轮学科评估B类专业。本专业有包括本科、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博士后等完整的多层次机械工程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本、硕、博一体培养。机械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43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云南省级教学团队,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其他省级人才20余人。专业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